今天是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22 15:58:00作者: 來源:李久航 |
劉勇,男,漢族,1974年12月生,陜西漢濱人,2016年9月參加工作,高中學歷,現任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13路駕駛員。2018年8月被漢濱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反扒中隊表彰為反扒志愿者,2024年2月被安康市交通運輸局表彰為優(yōu)秀駕駛員,2024年3月被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評為優(yōu)秀先進工作者。
清晨6點當城市還在沉睡時,劉勇已準時出現在公交停車場。他仔細檢查著所駕駛的13路公交車輪胎、燈光、冷卻、剎車系統(tǒng),用凍得發(fā)紅的手指擦拭后視鏡上的薄霜。這是他自2016年入職市公交公司以來,堅持了2000多個工作日的“必修課”。
安全駕駛:公交行業(yè)的“老師傅”
十年如一日的零事故違規(guī)記錄,他始終堅持“寧停三分,不搶一秒”的安全法則,對線路每個事故易發(fā)點進行預判,提前準備減速通行,養(yǎng)成良好規(guī)范操作習慣,行駛中不強超強搶、不超速、不疲勞駕駛,保持安全車距行駛。
13路公交線路貫穿新老城區(qū),途經多所學校、2個菜市場和幾家三甲醫(yī)院,單趟16.2公里36個站點的路程需經過數十個紅綠燈和多處急轉彎道。“每次過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,劉師傅總會把車完全停穩(wěn),招手讓行人先過”,常坐車的李大爺回憶后說道。正是這種“寧停三分,不搶一秒”的謹慎態(tài)度,讓他保持著安全行駛超40萬公里零事故的紀錄。他自創(chuàng)的“三觀察兩確認”操作法即觀察路面、觀察后視鏡、觀察乘客狀態(tài),確認制動有效、確認車門關閉,如今已成為車隊的安全培訓教材。
暖心服務:車廂里的“百寶箱”
在乘客眼中,這輛車牌號陜G00818D的公交車總透著人情味。駕駛座后掛著的手工布袋里,裝著暈車藥、創(chuàng)可貼、充電線和一沓零錢——這是劉勇的“便民百寶箱”。去年冬天,高中生小張手機沒電又忘帶公交卡,劉勇笑著遞過兩枚硬幣微笑著說:“同學,你先投幣”。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,讓少年在周記里寫下:“原來陌生人之間的溫暖如此真實”。
特殊擔當:疫情中的“擺渡先鋒”
2021年疫情防控期間,劉勇主動請纓承擔早班車任務。為保障醫(yī)護人員通勤,他總是凌晨5點就趕到場站給車輛消毒,車隊隊長至今記得劉勇說的話:“這時候公交車不停運,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這個城市還在正常運轉”。
在這個日均運送1000余人次的車廂里,劉勇用數余年的時光丈量著責任與熱愛的距離。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但是他那雙常年緊握方向盤留下的厚厚老繭,記錄著公交一線普通勞動者最質樸的責任與堅守。正如他所說的那句:“十余米車廂春意暖,一路上平安總關情”。